|
|||
1986年,首届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在福州举办,开创了福州羽毛球发展的新路,让羽毛球的根深扎在这里。2019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也即将于2019年11月5日在榕城拉开大幕。
很多朋友问,除了在福州观赛前后,还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介绍?
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游玩。
仔细想想,福州隐藏着很多地道的美食,所以今天和大家介绍一波一定要去打卡的美食店,没吃到就白来福州的那种!
游玩天地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保存着唐宋时期的坊巷格局,被誉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坊巷里保存着200多座明清的古建筑,是不可多得的“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
历代从这里走出400多位的名人,尤其集中在近现代,因此三坊七巷也有着“近现代名人聚居地”的美誉。
林觉民·冰心故居
首先,我们来到古厝游的第一站,位于杨桥路17号的林觉民·冰心故居。
林觉民·冰心故居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和《冰心与福州》展。
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于此。
严复故居
参观完林觉民·冰心故居,我们一路往东走,便能望见古色古香的“南后街”石牌坊立在南后街的北出入口。
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的南后街,早前这里可是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
同时也是专营经、史、子、集、古本书籍和古旧碑帖、字画的集中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前往七巷中由北往南的第二条巷——郎官巷。我们的第二站:严复故居,正是位于郎官巷20号,占地约600多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宅院分为主座和花厅两部分,主座部分是典型的福州古民居,花厅则是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中西合壁的建筑。故居建于清代同冶年间,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
馆内以少年砺志、投身海军、天演惊雷、教育救国等四个主题展示了严复的生平事迹以及严复后裔在闽台两地交流交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梅书屋
距离严复故居不过几步之遥的郎官巷25号,正是我们的第三站:二梅书屋。
二梅书屋系凤池书院林星章宅院,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2400平方米。宅院中心即是主人的书房,因屋前有两株梅花,因此又叫二梅书屋。
院落现为福建民俗博物馆,展示近千件闽派各时期的古典家俱、木雕木刻、福建各窑口瓷器、名人字画、工艺精品等民俗文物,全面反映了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化。
小黄楼
小黄楼的北侧门与二梅书屋的塔巷出口相接,走出二梅书屋可继续到小黄楼游览观光。古厝游的第四站:小黄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
建筑始建于明末,现存宅院系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所建。
“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说的便是小黄楼。宅院雕梁画栋,内有藤花吟馆、小沧浪亭、潇碧廊等十二景,别有一番韵味。
水榭戏台
欣赏完小黄楼的美景,从黄巷往西前行,穿过南后街进入到衣锦坊。
水榭戏台就位于衣锦坊4号,清道光年间为孙翼谋家族所有。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是当时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
水榭戏台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
叶氏民居(逢周一闭馆)
叶氏民居位于南后街南侧,叶氏民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代,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
主人是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间的进士叶在琦先生。叶在琦先生是叶观国家的第八位翰林(翰林: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叶家在福州素有“世翰林”之美誉。
2009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这里作为我省非遗项目的常设展示基地。宣传与弘扬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品千余件。
尤氏民居(海丝馆)
我们的第七站来到的是位于文儒坊17号的尤氏民居,其占地面积约为3100多平方米,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海上丝绸之路展览馆,展览以福船海丝文化元素为切入点,以历史为脉络,以文物、文献、图片资料为主要载体,并辅以高科技手段,向公众展示了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刘家大院(社区博物馆)
由北往南逛完南后街,在南出入口西侧的是光禄坊。刘家大院就位于光禄坊34号,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龙山“电光刘”刘氏家族的产业,也是当时福州城内的豪宅之一。自西而东四座宅院并列,展示了刘家的富足和气派。
现为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以解读坊巷为展示主线,通过里坊制度寻根、明清建筑探微、闽都名人追忆和非遗文化传承集中介绍社区居民的邻里生活,辐射老福州社会生活,展现三坊七巷的个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社区博物馆信息中心、档案资料数据库。
谢家祠
在南后街南出入口东侧的则是吉庇巷,谢家祠,位于吉庇巷的北侧60号,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代,系谢姓家祠,作为祠堂主要是供奉本族的祖先,也还奉祀一些本族的先贤,原有四进,现存三进,2005年被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后墙与宫巷相邻,现作为福建状元府艺术馆。
同时谢家祠也是近代史上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场所。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宣传革命思想的地方,清末他曾在谢家祠创办了阅报社,组织进步人士学习《苏报》、《警世钟》、《天书》、《天讨》等书刊。鼓舞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
五四运动期间,福州的院校学生,为支持北京“五四”运动,在谢家祠成立了“福建学生联合会”,组织全省进步青年罢课,上街示威游行,积极声援“五四”运动。谢家祠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见证。
林则徐纪念馆
古厝游的最后一站:林则徐纪念馆,位于澳门路16号,占地约8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为林则徐专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120多件。
一轮游玩后再吃一碗地道的福州鱼丸和肉燕。
吃 货 天 地
永和鱼丸
来福州不吃上一碗鱼丸,称得上是白来了。最出名的是这家位于三坊七巷景区里的永和鱼丸,创立于193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店内的装潢和三坊七巷的调性融为一体,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这家没牙伯花生汤,很多福州人是吃它们家长大的,小时候吃上一口芋泥都能开心一整天。至今,还有许多老福州会驱车前往没牙伯,就为了吃上一份地道的福州甜品。
去了衣的花生仁被炖得绵软,入口即化。白色浓汤底下是颗颗分明,Q弹饱满的糯米。这一碗招牌的花生汤,软糯可口又香甜不腻。
绵软香甜的芋泥,是来福州必吃的甜点之一。顶上还撒了醇香的芝麻粒,使这道甜食的口感层次更加分明。
人均 :¥ 5
地址 :福州市台江区老药洲街18号
营业时间 :08:00-00:00
福屿伟榕捞化
好多外地朋友只知道福州的鱼丸很出名,殊不知捞化也是福州的地道小吃之一。喜欢吃捞化的福州老饕经常来这家伟榕捞化打卡。
为自主点主食、配料再下锅煮的形式。配料目测多达20多种,各种卤制品、肉制品、海鲜、素菜、豆制品都有。
汤底鲜美,但没有加过多的味精,吃完不会感觉到口渴,我喜欢加点儿醋再吃。
性价比也很高 ,份量很足,加了肥肠+牛肉+罗汉肉+蛏子+白菜+油条+细粉,这么多加起来只要¥30!
卤大肠超好吃,卤制过的大肠没有异腥味,不仅干净而且入味,喜欢吃大肠的一定要去!
人均 :¥30
地址 :福屿社区福二路26号
阿咪王庄大排档
这是一家曾经上过央视的海鲜大排档,曾多次被媒体报道。以海鲜类菜品为主,开业多年来依旧门庭若市,建议避开饭点去。
新开的上下杭分店以古色古香的韵味为装修主调,大堂里挂满了暖黄纸灯笼。
人均 :¥119
地址 :三通路三通桥下巷14-34号
营业时间 :17:00-03:00
老伯蟹脚
这是福州的一家网红平价海鲜店,招牌有蟹脚、生炊组合、牛背筋汤。
生炊组合有花蛤、淡菜、牡蛎、蛏子、青蛾5种海鲜,和蟹脚一样,都是用新鲜的海鲜以生炊的方式烹饪,最大程度保留了海鲜特有的鲜味,吃起来是鲜甜的口感。
牛背筋汤是店里人人必点的,汤底是由中草药熬制而成的,汤底醇厚满满的药膳味。配有香菜和芹菜,个人觉得搭配起来很解腻。
人均 :¥50
地址 :仓山区临江街道朝阳路150号(近市二医院)
以上就是福州吃喝玩乐全攻略啦~
吃饱喝足还不赶紧来观赛
海峡奥体中心
精彩不容错过
小伙伴们约起!
最新最全竞赛信息请关注
2019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官网